

【經絡進階實作班】中草藥芳療迷不容錯過的最殺應用
☆一年一度把握機會☆漢方經絡芳療進階實作班☆
「經之所阻,病之所生;經之所過,病之所治。」
疏通經絡,是中醫最基本也最重要的養生觀念,以中草藥精油在經絡上抹勻、揉推,即是中草藥芳療最終的殺手級應用。
中草藥芳療迷絕不可錯過!
《國際漢方芳療學院》首席講師林君穎老師應同學敲碗響應,再度推出「經絡進階實作班」,以四大主題系統化整理出常見的身體不適,從「婦科、自律神經、消化、呼吸」逐一探討,配合使用中草藥精油,迅速而有效的達到芳療保健目的。
2023年2月開始每週四下午2:00-5:00,準時開課!
2/2 婦科-經痛、婦科感染、亂經
2/9 自律神經-安眠、心悸、肩頸痠痛、胸悶
2/16 消化-便秘、腹瀉、腹脹、消化不良
2/23 呼吸-感冒、增強免疫、頭痛、氣喘/支氣管炎 講師 林君穎-中草藥精油&中醫芳療第一人 國際漢方芳療學院院長
NAHA美國高階整體療癒師
中華民國脊椎矯正學會祕書長
台北護理健康大學業界專家教師 ◎報名資格: 需具備經絡基礎概念(認識12+2條經絡走向與重要概念,參考先修書目:商周出版-家庭中醫芳療全書、


【節氣養生】冬至芳療應用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據考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觀測、訂定出來的。至者,極也。冬至太陽幾乎直射南回歸線,對北半球來說太陽光最傾斜、白晝最短,影子最長、黑夜最長的一日。冬至的至,是日行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也被認為陰極之至、陽氣始至。有人說「夏盡秋分日,春生冬至時。」 後頭還有小寒、大寒,冬至時尚未到最寒冷的時節,冬至陽生與春生冬至的「生」,解讀作「根生於」來看,會比「已生」更好理解。邵雍吟冬至是「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那一點點萌動的陽氣還在地底下,田間地表仍是白雪覆蓋、萬物未生。此時山封水凝,消磨冬日寂寥方式便是「數九」,古人文雅地以書畫或作詩方式計數,每過九天為一九,作九九消寒圖、九九消寒詩,冬至後數及九九八十一日,便已是寒盡春暖花開時。有梅花型——「畫素梅一枝,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盡而九九出,則春深矣」;有銅錢型——每天點塗一枚銅錢,還可記錄天氣,「下點天陰上點晴,左風右霧雪中心,圖中點得滿堂彩,門外已是草茵茵」;或是「寫九」,選九個九畫字,如:「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春前庭柏風送香盈室」,作雙鉤空心字體畫好

☆寒病溫治 三九居家芳療療程運用講座☆2023年1月10日(二)下午台北班;加開2023年1月14日(六)直播班
氣溫驟降,不管大人、小孩,晨起鼻塞、流鼻水、噴嚏連連等症狀著實困擾過敏族,甚至氣喘族發作頻率也隨之增高,當然外感風寒的機率上升,故這段期間也是呼吸道疾病最易發作的季節。我們較常聽到「三伏天」,也就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但其實也有一年最冷的時節,也就是「三九天」。 「三九天」和「三伏天」一樣,利用熱性中藥製成外敷膏藥,敷貼在人體特定穴位上,達到治療及預防疾病的作用。在天寒的時候進行三九療程,可袪除寒邪、扶助正氣、提高人體的抵抗力。對於常見呼吸道問題、體虛易感冒、慢性胃炎等,有良好的預防作用。此外,三九療程也可當作三伏天療程補充和延續,加強治療效果。如果你有呼吸道問題、容易感冒等問題,不妨把握寒冬另一個調整體質的機會,透過溫熱散寒的三伏精油來進行三九療程,讓你也可溫暖平安過個好冬。 ※想了解三伏和三九是什麼嗎? ※除了中醫,利用精油如何執行? ※只有三九天和三伏天可以執行嗎?其他時間使用的功效是什麼? ◎課程大綱: 1. 什麼是三九天? 2. 為什麼要冬病夏治 3. 除了中藥,如何利用精油達到三九療程的效果 4. 實作-居家三九療程運用 ◎課程講師:陳


【不可不知的精油之后——玫瑰】
幾個世紀以來,玫瑰應是所有花卉中最著名、最受歡迎的一類,大多數女生對玫瑰都無法抵抗。三千多年前的希臘神話,美麗的阿芙羅狄蒂女神愛上美少年阿多尼斯神,而拒絕宙斯的追求,宙斯為了懲罰便強迫阿芙羅狄蒂女神嫁給火神赫菲斯托斯,讓她痛苦萬分,但她的心中依舊愛著阿多尼斯。某天,阿多尼斯被野豬用獠牙刺中,心急的阿芙羅狄蒂不顧一切奔向血泊中垂死的情人,玫瑰花叢刺破了她的手和腿,鮮血滴落在玫瑰的花瓣上,白玫瑰因此被染成紅色,從此,紅玫瑰成了愛情的象徵;直到現在,玫瑰始終是愛、美和平等的永恆象徵。 日常生活中,玫瑰不論做為觀賞植物、食品、美容保養品、香氛等都深受人們喜愛。中醫《本草正文》記載:「玫瑰花,清而不濁,和而不猛,柔肝醒胃,疏氣活血,宣通窒滯而絕無辛温剛燥之弊,斷推氣分藥之中,最有捷效而最馴良,芳香諸品,殆無其匹。」《本草分經》:「氣味甘平,香而不散。肝病用之多效。蒸露尤佳。」除了玫瑰精油是芳療師們趨之若鶩的昂貴精油之外,玫瑰純露相較精油,會是平易近人又具良效的選擇。我自己每天早晚就將玫瑰純露當作化妝水使用,除了在皮膚保養上有不錯的保濕效果外,也有穩定月經週


【節氣養生】大雪芳療應用
前個節氣小雪時我們講過:雨和雪為不同相態的降水,小雪表示氣溫持續下降與降水增加。而今日是節氣大雪,「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 氣候概念上的「大雪」意味著寒流活躍、氣温下降、降水增多。不必然是雪量增大為氣象學上定義的「大雪」,但天氣越來越寒冷,出現很大程度降溫、降雪範圍增大是肯定的。 小雪前後多半是北方迎來初雪,大雪前後南方也開始下雪了。上週杭州的朋友就說杭州氣溫二天內降了十幾度,由夏入冬一步到位,杭州、蘇州等江南城市也都紛紛開始降下初雪。「雪」,東漢《釋名》解釋為「水下遇寒氣而凝」;《說文解字》直接說是「凝雨」。台灣不太容易見到雪景,卻也是一下就切換場景到冬天,降雨也增加。 這段日子想必有很多人開始這痠那痛。寒性凝滯,主收引,《素問‧舉痛論》曰:「經脈流行不止,環周不休,寒氣入經而稽遲,泣而不行,客於脈外則血少,客於脈中則氣不通,故卒然而痛。」;《素問‧痹論》曰:「痛者,寒氣多也,有寒故痛也。」簡而言之,寒勝則痛。 在此陰氣大盛時,應謹記冬藏概念。小編近日就發現:七里香即使依然花開滿株,卻不再像之前香氣四溢,穿透口罩、精油扣的隔絕;買香花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