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節氣養生】冬至芳療應用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據考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觀測、訂定出來的。至者,極也。冬至太陽幾乎直射南回歸線,對北半球來說太陽光最傾斜、白晝最短,影子最長、黑夜最長的一日。冬至的至,是日行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也被認為陰極之至、陽氣始至。有人說「夏盡秋分日,春生冬至時。」


後頭還有小寒、大寒,冬至時尚未到最寒冷的時節,冬至陽生與春生冬至的「生」,解讀作「根生於」來看,會比「已生」更好理解。邵雍吟冬至是「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那一點點萌動的陽氣還在地底下,田間地表仍是白雪覆蓋、萬物未生。此時山封水凝,消磨冬日寂寥方式便是「數九」,古人文雅地以書畫或作詩方式計數,每過九天為一九,作九九消寒圖、九九消寒詩,冬至後數及九九八十一日,便已是寒盡春暖花開時。有梅花型——「畫素梅一枝,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盡而九九出,則春深矣」;有銅錢型——每天點塗一枚銅錢,還可記錄天氣,「下點天陰上點晴,左風右霧雪中心,圖中點得滿堂彩,門外已是草茵茵」;或是「寫九」,選九個九畫字,如:「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春前庭柏風送香盈室」,作雙鉤空心字體畫好框,每日填實一筆畫,風雅地度過數九寒冬,安身靜體,「人閒冬至後,心靜立春前。」


冬至日曾經是歲首,為一年之始,即現在的春節,漢武帝採用夏曆後,正月才不再是十一月,但冬至依然被認為是下個循環開始,是大吉日,依然要「賀冬」、「拜冬」過「冬節」,要祭祖、向父母長輩師長拜節,也被稱作「亞歲」,慶祝往來一如年節。即使到今天,我們也還會聽到過了冬至就長一歲的說法。去看各地冬至節俗飲食如:北方餃子、潮汕湯圓、東南麻糍、台州擂圓、合肥南瓜餅、寧波番薯湯果、滕州羊肉湯、江南赤豆糯米飯、蘇州冬釀酒、嘉興桂圓燒蛋……等,無不是帶團圓、圓滿寓意,祈求霉運翻篇與福氣高漲好彩頭,還有作祭祀供品或營養滋補的性質存在。無論你家傳承的習俗是吃什麼,在這晝最短夜最長的一天,全家聚在一起歡樂地吃著熱騰騰的食物,熱氣蒸騰、滿室溫暖,正是「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景象。


節慶往往會與星體運行有關,除了古籍云:「氣始於冬至,周而復生」,很多北半球古老民族其實也都觀察到在冬至這天是太陽最衰弱的時候,並訂定三天後為太陽重生日,在這時祭祀太陽神、祈求光明。無論文化傳統、宗教教派,在冬至到陽曆年底這段時光,帶著對天地自然的敬意與感謝,與親友相聚慶祝陽光回歸、迎接新循環開始,既是對美好生活的感恩和分享,也是對未來持續抱持期待。「喜樂的心乃是良藥」,祝福大家冬至快樂、聖誕快樂、新年快樂

Featured Posts
Recent Posts
Archive
Search By Tags
Follow Us
  • Facebook Basic Square
  • Twitter Basic Square
  • Google+ Basic Square
bottom of page